第62期 | 城中有村 -- 影像行动 对话 城市建设
Issue 62 | Village in City -- Conversation between Urban Intervention and Action-based Filmmaking
影片放映
西三电影厂
《村民记者》(节选)40 min
李消非
《我是一群人1》 25 min
城建项目
Link Arc 建筑事务所项目
城市缝隙中的花园: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主讲人:闵嘉剑
嘉宾对谈 及Q&A
特邀嘉宾:李消非
编辑翻译:梓乔
专题概述
“海湾沙洲,山顶白石”,根据地方志记载,深圳白石洲村前小山顶上悬立的一块大白石头就是地名的由来。这片0.6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被符号化。对于原住民而言,它是故土、辛酸过往和通往未来的船票;对于“深漂”而言,它是梦开始的地方;在城市管理者看来,它如同深南大道上的脂肪瘤;在艺术家和学者眼里,这里又是创作和研究的沃土……白石洲如同一块五色石,不同的话语体系在这里交织。
---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 程昕明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中村的出现、拆迁或整改都牵动着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本次专题从影像和建筑两个角度聚焦深圳城中村及:西三电影厂纪录片《村民记者》在媒体失语的年代,组织村民纷纷拿起手机,让电影成为媒体为边缘群体发生,“记录是证言,也是控告”(《周磊:摄像机、证言与艺术》);Link Arc事务所的 深圳大冲村旧改项目中的华润城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分校,用建筑设计关照社会问题:中国已经有太多的“先锋建筑”和“地标建筑”,它们不应只是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背景,先锋应该对当代城市问题进行理性批判,并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陆轶辰);李消非实验影像《流水线项目》系列影像以抽象与具象交织、现实与虚幻互文的语言,将个体经验及系统规则并置,描绘隐藏在秩序之外的“流水线“和系统下的工人意识,将镜头对准个体在资本工厂、消费社会、社会进程以及价值观念下的现实处境。
影像/媒体是否可以作为一种通道,夺回属于一个村庄的话语权力?在发声渠道在被不断侵蚀之后,什么样的策略更为有效?
处在不同位置上的人,村民、艺术家、社会活动家、设计师,可以以什么样的合作关系同“洲”共济?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延宕十多年的旧改如何破题?一座移民城市,如何让外来人口同步跟上城市成长的节奏,而不是在城市更新中被遗弃?
During the bourgeone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modification, transplantation, even the emergence of the urban village is critical to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belongs to thousands of urban residents. Most of these people were absent from the right of discourse. The focus on these marginal population had been underpinned overtimes with new documentation methods. The film, as one of thes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had given these people this individual right. As Lei Zhou itinerate in his essay 'Photography, Deposition, and Art': "The documentation is a kind of deposition, but also an appeal, a form of complaint." As scholar Lu Yicheng proposes, in China now, there are many buildings titled with "avant-garde" and "iconic". However, the re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avant-garde" should be solutions and critical benchmarks for endured urban problems, instead of as the backdrops of urban life. How would people from identities, artists and villagers be living a mutual dwelling? What are possible ways to recuperat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to these villagers? In a broader sense, how to keep the village and urban landscape on the same page? Given in these concerns, this session from CVSZ (Conversazione) features two different works.
The indie film "Village Reporter" was made by Xi San film production company. On November 17, 2015, 77 villages and 18 artists were collaborated to document 2200 videos, in this urban village which consisting 1,5000 people. The final edit becomes the material of this 106-minute-film- "village reporter." Meanings behind making are twofold. At one, it reveals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before this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villagers and artists,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on, moderation, and preparation. Implicitly, it lays out seven different groups' individual encounter and circumstance during the filming. In these roads, they conducted the grid-like investig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Baishizhou. With the best understanding, it aims to offer a solution-solving benchmark for further actions like the collaborations between villagers and artists.
Individual filmmaker Li Xiaofei is famous for his flair in combining real and abstract montages, genuine and literal language, in order to put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consensual social rules on a parallel. Then, it delineates the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streamlining mode of work. Keywords of these projects are consumption society, value system, social factory and social progress.
I had initiated the project "Streamline Project." It intertwines and interacts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social progress and advancement. Up today, Li Xiaofei had travelled and documented over 200 factories allocated all around the globe, USA, Norway, Germany, New Zealand. His camera undertakes a frequent looped and progressive montage, alternative to the typical montage, to feel the producers, workers; profoundly engaging with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whole urban innovation in a social scale. Li's recent project "I belong to a cohort of people," Throughout this sub-project derived from the Streamline, Li is dedicated to establishing the consciousness belongs to every sombre individual in the society, a sense of "societal ego."
It is believed these two dialectical projects would provide and inspire new ideas and meanings to the term of social collaboration in urban culture, the reflection and critique of urban development.
放映影片
《村民记者》,西三电影厂
2017年11月5日,西三电影制片厂和西三村民共同在深圳白石洲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和拍摄,面对这个15万人不得不离开的城中村,77位西三村民和18位艺术工作者拍摄了2200余段视频资料,历时一个半月,最终完成这部时长1小时46分的纪录片《村民记者》。纪录片一方面呈现了这场艺术家和村民集体行动的筹备过程:招募、沟通、协调,以及在出发前一刻出现的意外状况。另一方面,影片展现了七个摄制小组在同一时间与不同路线上遭遇及面对的各种状况,并如何分头对白石洲进行了网格状的调研、考察与拍摄。我们寄希望于这部纪录片为未来联合村民集体行动时遇到的种种难题提供面对的途径。
出品人:陈锦梅
策划:西三电影制片厂
支持机构:深圳·圈子艺术中心
参与拍摄:广州南浦西三村民&蔡所、李翔伟、鲍仕棋、麦志怡、谢桐、黎燕明、吴焕松、武老白、谢剑波、喻旭东、郑宏彬、周磊
鸣谢:张星、邓惠玲、段鹏、黄剑、李倩、马林、满宇、刘伟伟
剪辑:沈修远、李翔伟
《我是一群人 1》
流水线项目 子项目
李消非从2010年开始创作“流水线项目”,该项目是一种与当下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的实践过程,至今他已在世界各地(中国、美国、挪威、瑞典、德国、新西兰等国)考察和拍摄了两百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他用重复不断的运行和递进的影像来代替一般叙事手法去感知生产者,以探讨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并不断质疑视觉生产和商品生产之间的问题。
“我是一群人”是“流水线项目”的子项目,2019年春天开始,我对各类人群进行采访、拍摄。从2010年着手“流水线项目”以来,在走访、拍摄两百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后,见过的人、聊过的事,时常在深夜回涌并持续发酵。我不免怀疑我的旅途、我的目的、我的艺术、我所处的环境,我质疑作为艺术家的我是如何成为这个时代的剩余劳动力的。我想知道原因在哪?于是,我沿着一切过往点滴寻找,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我是一群人”。
这一群人始终存在。你来我往,有时模糊,有时清晰,有时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有时我不是我,你也不是你,有时我是我们、也是你们、还是他们。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问题、一个答案、一个疑惑、一个自白、一个哈欠、一阵沉默,这些真实的碎片,是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的、改造着的,“一群人”,就像一个容器成为一群人的面目。
在生活照旧,生命如常的社群中,如何透过一个个寻常、平淡、朴实、真挚的个体经历和生活段落,来构建一个自我社会感觉?进而觉察当下超稳定的思维方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是怎样影响生存空间和人际沟通的?这是这个项目的关注点。
注:项目名称“我是一群人”源于萧开愚先生的诗《北站》的第一句“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我是一群人1》
采访、摄像:李消非
音乐:XY Pattern (徐小国+李言增)
字幕翻译:林白丽
《北站》英文翻译:Christopher Lupke
剪辑:李消非、郭庆玲
特别感谢:萧开愚、刘子彦、李勇、刘欣、黄幻 & Alex Damboianu、李一凡、吴玉仁、钱丽丽、刘欣(按影片出镜顺序)
城市缝隙中的花园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位于深圳大冲区的南山外国语九年一贯制学校,代表着长达十年的大冲旧改项目的最后一片拼图,同时见证了这片区域从密集的“城中村”到城市化的“垂直森林”的剧烈变迁。被周边高密度的超高层商业住宅所包围的场地,承担着在当代中国过度地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将破碎的城市肌理重新填补、缝合的挑战。2019年11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
特邀嘉宾
李消非
1973年出生于中国湖南,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住、工作在纽约和上海。
李消非曾获纽约亚洲文化协会(ACC)、瑞典IASPIS,新西兰亚洲基金会等艺术家基金。他的作品受邀参加第八届柏林双年展、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第六十届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第十届挪威巴伦支艺术节、第四届第六届和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等展览,以及由慕尼黑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OCAT西安馆举办的个展,由蓬皮杜艺术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KW、都灵FSRR、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群展,其作品被美国卡迪斯特艺术基金会、英国FCAF基金会、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
主讲人
闵嘉剑
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项目建筑师,Assoc. AIA, LEED AP,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现参与负责Link-Arc建筑事务所多个重要的文化教育类项目。曾任耶鲁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参加第15届耶鲁大学学生领导力论坛。曾工作于李晓东工作室,实习于李兴钢工作室,田中央工作群,荣获Velux, 3D Housing, UIA-HYP等国际竞赛奖项。个人兴趣点在于建筑设计在中国文化语境与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当代表达。
「蓝 图 与 尘 埃」
Blueprints and Particle
城市庞大而复杂,错综的交通网络和隐藏的层层身份关卡,像是钢筋水泥之下真正的主宰,如无形的触手掌控着城市。而穿梭于其中的个体,带着温度与幻想,穿梭在一个如机械般运转的庞然大物中。城市设计师从鸟瞰视角进入,艺术家及导演从田野与叙事展开。
此单元选择基于中国地理的四个议题:深圳城中村、东北文艺复兴、广州非裔移民、与乡村建设,将影像和艺术实践作品放置于城市发展的宏观蓝图之中,呈现个体在宏观建造和政策变动中的叙事。另外三个专题:区块链下的基础设施、在线城市、卫星遥感呈像,则从现代科技对基础设施的渗透着手,呈现未来城市的可能发展,并基于感知和认知回望技术对地理的改造。
第一部分
1月18日 第62期
城中有村—影像行动对话城市建设
2月1日 第63期
东北文艺复兴及后社会主义流年变迁
2月23日 第64期
广州“非”民:非裔飞地与劳工的梦幻丽莎乌托邦
第二部分
3月15日 第65期
区块链下的基础设施:田野币矿与城市升维
3月28日 第66期
乡村建设
第67期
自然呈像:图象术与仪器显影
单元策划人:蔡艺璇 | 题引人:张瑞麒、曹雪菲、何竞飞、高雨辰、施博尧 | 选片邀片:潘锦心 | 平面:张瑞麒、王远哲 | 媒体:邢云馨、朱佳钰、王浩丞 | 编辑排版:姜郁雯 | 客服运营:温馨